三種方法,幫助你的公司縮小 AI 落差

雖然有多達 75% 的企業高層視人工智慧為 2025 年的關鍵策略重心,但多數企業仍在苦苦掙扎,無法將其潛力真正轉化為實際收益。技術帶來的承諾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愈拉愈大——無法迎頭趕上的企業,很可能會在下一波轉型潮中出局。
根據 BCG 最新的《AI 雷達報告》,儘管高層對這項技術仍高度投入,也逐漸體認到:看似直覺友善的使用體驗,其實背後需要大量規劃與實作。但令人震驚的是,真正能從中創造顯著商業價值的企業,只佔四分之一。
落後的代價,比你想的更嚴重
錯過人工智慧的應用,不只是沒搭上流行技術這麼簡單。放棄轉型,企業將面臨三大風險:
首先,是競爭力被快速削弱。當對手已能透過自動化、流程優化與個人化服務取得優勢,停滯不前的企業將在價格、品質與速度上難以招架。Gartner 指出,有 59% 的 CEO 認為,這將是未來三年影響最大的技術。
其次,效率與生產力會持續被拉開差距。機器可協助簡化日常操作、減少重工,進而降低營運成本與加快回應速度。若不跟上,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最後,是人才出走的隱憂。具備前瞻視野的人才,更傾向加入能實踐技術創新的企業。若企業無法提供這樣的機會,就容易被同行挖角。
正如 Dr. Nyarai Tunjera 所言:「忽視這場革命,不只是錯過機會,更可能被時代淘汰」。
為什麼企業會落後?
要有效解決問題,得先了解問題本身。多數企業在導入時,會面臨以下幾個難關:
1. 技能斷層
技術進步的速度,遠超過現有人才的知識結構。很多員工缺乏與智慧系統共事的基本能力,讓整體推動過程卡卡。
研究指出,約有 38% 的勞動力需在三年內重新培訓,才能應付未來挑戰。但目前真正能有效提升內部技能的企業還不到三分之一。
2. 資料問題沒解決
要讓系統發揮作用,資料品質至關重要。但許多企業面臨基礎建設不足、資料蒐集不全,甚至無法確保資訊的正確性與完整性。
缺乏好的資料,就無法訓練出有效的模型;加上對於資安與資料管理流程的不成熟,也會進一步拖累成效。
3. 策略不清、方向分散
許多企業同時推動太多項目,結果每個都淺嘗即止。根據 BCG,領先企業平均只聚焦在 3.5 個應用場景,其他企業則分散在超過 6 個。
而且大多數只鎖定提升效率的小專案,卻沒用技術來重新定義核心服務、甚至打造全新商業模式。這種「小修小補」的心態,反而限制了整體潛力。
三個實戰策略,加速轉型進程
以下是根據成功案例與研究提出的三大關鍵做法:
1. 全員提升數位素養
縮小技能差距,不能只靠專業工程師,而是整個組織都要「懂得怎麼用」。
未來趨勢作家 Bernard Mah 指出,懂得與智慧工具互動、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才是現代人才的關鍵能力。
可以從以下方向著手:
- 教導員工如何設計有效的操作指令(Prompt)
- 讓大家理解哪些任務適合交由系統處理、哪些需要人判斷
- 示範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比如行銷、財務、客服等部門
像 Johnson & Johnson 就利用智慧工具來診斷技能缺口,並設計量身訂做的訓練內容,聚焦未來關鍵能力,如資料分析、自動化流程等。
隨著例行公事逐漸交由機器處理,「人」的角色反而變得更重要——像是創意解決問題、跨領域思考、同理心等軟實力,才是無可取代的優勢。
2. 深耕少數、高回報的應用場景
常見錯誤之一,就是同時啟動太多項目,結果樣樣做不深。研究顯示,聚焦少數幾個高影響力的場景,投資報酬率可高出 2 倍以上。
建議將 80% 的資源投入在真正能改變營運模式、甚至創造新營收來源的方向,而非僅止於提升效率。
落實上可以這樣做:
- 先從高潛力的應用場景中篩選出最具影響力者
- 小規模試點後,快速擴展至全組織
- 同步衡量實際產出,包括效率、成本、顧客反應等
與其只在客服導入聊天機器人,不如重新思考整個顧客體驗流程,甚至開發新類型的產品與服務。
3. 務實導向、聚焦結果
風潮過後,真正留下來的,是有落地成果的應用。這樣的心態轉變,才是關鍵突破口。
哈佛的 Jen Stave 指出:「企業雖然投入不少資金與工具,但實際應用的普及度卻仍很低」。
實作建議:
- 先從簡單可控的試點開始
- 明確設定成效指標與評估時間點
- 組建跨部門團隊,確保業務與技術對齊
- 設計反饋機制,讓系統不斷優化、調整
也要提醒自己:不是每項技術都適合每個場景。正如一位 Reddit 用戶說的:「現在最缺的不是工具,而是能夠真正創造價值的應用場景」。
未來在即,行動才是關鍵
這不只是一場技術更新,而是一種深層的營運重塑。未來將由那些真正擁抱轉型、讓科技成為企業核心的公司所主導。
從提升決策精準度、改善顧客體驗,到重構營運模式,這股變革已勢不可擋。
真正成功的企業,並不只是導入幾個工具,而是徹底調整思維與運作邏輯,把創新當作核心競爭力。正如 Bernard Mah 所說:「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學會讓自己與新技術共進退」。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就行動,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