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多達 75% 的企業高層視人工智慧為 2025 年的關鍵策略重心,但多數企業仍在苦苦掙扎,無法將其潛力真正轉化為實際收益。技術帶來的承諾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愈拉愈大——無法迎頭趕上的企業,很可能會在下一波轉型潮中出局。
根據 BCG 最新的《AI 雷達報告》,儘管高層對這項技術仍高度投入,也逐漸體認到:看似直覺友善的使用體驗,其實背後需要大量規劃與實作。但令人震驚的是,真正能從中創造顯著商業價值的企業,只佔四分之一。
落後的代價,比你想的更嚴重
錯過人工智慧的應用,不只是沒搭上流行技術這麼簡單。放棄轉型,企業將面臨三大風險:
首先,是競爭力被快速削弱。當對手已能透過自動化、流程優化與個人化服務取得優勢,停滯不前的企業將在價格、品質與速度上難以招架。Gartner 指出,有 59% 的 CEO 認為,這將是未來三年影響最大的技術。
其次,效率與生產力會持續被拉開差距。機器可協助簡化日常操作、減少重工,進而降低營運成本與加快回應速度。若不跟上,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