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的 AI 智能代理,正在徹底改變數位行銷的玩法

Adobe 最近推出了一套劃時代的 AI 智能代理(AI Agents),有機會重新定義品牌在網路上與顧客互動的方式。行銷人員不用再花上好幾個小時去手動優化網站或製作個人化內容,現在他們可以部署具備智慧的 AI 代理,根據用戶行為即時動態調整網站體驗。

Adobe 的 AI 智能代理,正在徹底改變數位行銷的玩法

Adobe AI 策略的進化之路

其實 Adobe 這幾年來一直默默累積 AI 實力,而今年的創新突破,無疑是他們在企業如何運用 AI 這條路上的一大躍進。2025 年 3 月,在年度 Adobe Summit 大會上,他們正式發表了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gent Orchestrator,正式宣告 Adobe 跨入「代理時代(Agentic Age)」。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gent Orchestrator

這個新平台讓企業可以建立、管理並協調來自 Adobe 生態系或第三方的 AI 代理。它是建立在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簡稱 AEP)基礎上,而 AEP 每年啟動的客戶體驗次數超過一兆次,這也讓 Agent Orchestrator 成為統一整合 AI 行銷與創意流程的重要核心。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更重要的是,Adobe 這次的重點不再是泛用型工具,而是針對行銷與創意團隊量身打造的「專用型 AI 代理」,真正解決行銷人在大規模提供個人化體驗時的痛點。

從「工具」進化到「代理」:一場根本性的轉變

傳統 AI 工具通常需要大量人力介入、單打獨鬥;但 Adobe 推出的 AI 代理,則可以獨立作業,也能多代理協同合作,處理複雜任務,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這不只是技術升級,而是觀念上的徹底改變——從「協助型工具」轉為「主動型助手」。

Adobe 的設計理念也呼應了新興 AI 代理研究的幾個關鍵原則:

  1. 任務自主性:能以最小監督完成複雜目標
  2. 互通性:不同代理之間能無縫合作
  3. 適應性:從成功或失敗的互動中學習
  4. 可責任性:能透明地呈現代理的行為與決策

當然,正如資安專家 Brian Krebs 指出的,這種趨勢也讓企業在「資料隱私與安全」上面臨更多新挑戰,值得特別關注。

專為行銷與創意團隊打造的 AI 代理家族

這次 Adobe 一口氣推出了十個專用型 AI 代理,針對行銷流程中的各個重要任務下手,幫助團隊節省時間、提升效率,甚至挖掘全新的商機。

網站優化代理(Website Optimization Agent)

網站是許多品牌的門面,但要顧好效能、安全性和使用者體驗,往往需要整個技術團隊長時間投入。Adobe 推出的網站優化代理,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

這個代理可以:

  • 持續監控網站效能
  • 自動找出需要優化的地方
  • 執行改善行動(幾乎不用人手介入)
  • 根據用戶行為與偏好,自動調整設定

對行銷團隊來說,這不只是一個技術幫手,更是一個全天候的「數位管家」,確保網站表現始終在線。

Website Optimization Agent

內容製作代理(Content Production Agent)

內容產製是行銷工作中最費時的項目之一。Adobe 的內容製作代理就是為了減輕創作者的重複性工作負擔,讓他們能更專注於高價值的創意任務。

它的功能包括:

  • 自動調整圖片尺寸、格式,適配不同平台
  • 快速生成各種內容版本(例如社群貼文、廣告素材)
  • 確保品牌視覺與語調的一致性
  • 擴充內容產能,滿足多市場多渠道的需求

對於需要大量出貨的品牌或代理商來說,這個代理就像是一台超能影像編輯機器人。

Content Production Agent

受眾分析代理(Audience Agent)

要打中對的人,才能提高行銷成效。受眾代理的任務就是分析各種客戶資料,幫助行銷人員更精準地鎖定目標族群。

這位數位助理可以:

  • 找出高價值的客群群組
  • 發掘潛在的市場機會
  • 持續優化目標設定
  • 預測不同內容與優惠對各類受眾的反應

說白了,它是品牌的「客戶洞察雷達」,幫你把錢花在刀口上。

Audience Agent

數據洞察代理(Data Insights Agent)

現在的行銷數據量大到驚人,但要從中找出有價值的洞察,還是很不容易。數據洞察代理就是要幫助分析師與整個組織,更快速掌握重點資訊。

它能做到:

  • 快速處理與分析大量資料
  • 找出關鍵趨勢與模式
  • 轉化為具體可行的行銷建議
  • 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數據結果

有了它,數據就不再只是後台報表,而是每位行銷人的決策輔助器。

Data Insights Agent

產品顧問代理(Product Advisor Agent)

這個代理是 Adobe Brand Concierge 應用的核心,主打打造「沉浸式、互動式的 AI 購物體驗」。

它的能力包括:

  • 從探索到下單,完整引導消費者旅程
  • 給出個人化、感官豐富的推薦內容
  • 根據顧客偏好自動比對產品
  • 隨著互動過程動態調整建議

不再只是冷冰冰的 FAQ 機器人,而是像專業門市店員一樣,帶你逛商品、解說、推薦。

Adobe Brand Concierge:對話式商務的未來藍圖

在所有 Adobe AI 代理的應用中,Adobe Brand Concierge 絕對是最具創新代表性的之一。它是建構在 AEP Agent Orchestrator 上的新應用,專為協助企業建立並管理能夠引導顧客完成購物旅程的 AI 代理,整體體驗是「沉浸式 + 對話式」的完美結合。

超越傳統 Chatbot 的互動體驗

過往我們對 chatbot 的印象,多半是呆板又重複的對話腳本。但 Brand Concierge 的誕生,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它支援多模態互動——也就是說,不管是文字、語音、甚至圖片,通通能處理;同時還能即時生成有感、有溫度的推薦與比較內容。

它能結合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AEP)、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的品牌體驗資料,甚至第三方來源,來打造出真正「以人為本」的個人化互動流程。

當顧客在品牌的數位平台上互動時,Brand Concierge 會自動蒐集用戶的情緒、行為與痛點,並不斷優化接下來的每一次體驗。

實際應用成果超乎預期

那些率先導入 Brand Concierge 的品牌,已經在各項指標上看見顯著成效:

  • 更精準的產品推薦,帶動轉換率上升
  • 用戶停留時間變長,內容參與度提升
  • 客戶滿意度整體上升
  • 客服支出降低,因為更多問題被代理即時處理

這些真實成果證明,AI 代理不只是行銷團隊的好幫手,更有潛力全面革新「顧客體驗」本身。

與 Microsoft 365 深度整合:讓 AI 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Adobe 這波 AI 革命並不是單打獨鬥,他們還找來科技巨頭 Microsoft 聯手出擊。現在,Adobe 的兩個 AI 代理——Adobe Marketing AgentAdobe Express Agent——已經正式整合進 Microsoft 365 Copilot

這個整合帶來的便利,就是讓行銷人員能在熟悉的 Office 環境下,無縫體驗 Adobe 的強大 AI 能力。舉個例子:

  • 在 Word 裡就能撰寫行銷內容、套用品牌語調
  • 在 Teams 裡直接建立報表、篩選目標受眾
  • 設計圖像也不用切換到 Photoshop,只要開啟 Adobe Express Agent
  • 在 Microsoft 環境中即可即時查看行銷數據與洞察

這種「原地啟動、即時創作」的方式,讓行銷團隊的工作流程更順、更快、更不費力,等於把 AI 真正嵌進日常工作中,而不是一個額外又難上手的新工具。

Adobe AI 代理背後的技術核心

Adobe 推出的 AI 代理之所以這麼聰明、這麼實用,背後靠的是一套非常強大的技術組合,讓它們能夠理解上下文、做出判斷,甚至自動執行多步驟任務。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gent Orchestrator

整個 AI 代理系統的靈魂人物,就是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gent Orchestrator。它是一個具備智慧推理能力的引擎,可以協助 AI 代理進行複雜的決策與問題解決。具體來說,它能夠:

  • 解讀上下文資訊(知道目前的使用情境)
  • 精準抓取所需資料
  • 規劃多步驟的執行策略
  • 實現智慧型自動化
  • 動態優化輸出結果
  • 自動執行整個流程中的關鍵動作

這個「指揮中心」確保每個代理不只是單打獨鬥,而是能互相配合、協同運作,形成一個強大又靈活的 AI 生態系。

Agent Composer

除了使用 Adobe 預設好的代理,企業還可以透過 Agent Composer 自訂和延伸代理的功能,打造完全符合自身需求的 AI 解決方案。

這個工具可以讓企業:

  • 快速設定、客製化、延伸 Adobe 的 AI 代理
  • 組合多個代理,實現更複雜的工作流程
  • 把 Adobe 代理和其他第三方技術整合起來,打造全新應用情境

這種高度彈性的設計,讓不同規模、不同產業的企業都能用 AI 解決自己的獨特痛點,而不會被侷限在「一種模組套用所有人」的老舊模式裡。

真正落地的影響與效益

Adobe AI 代理的推出,不只是技術上的突破,更帶來了許多對企業有感的實際好處。從提升客戶體驗,到優化行銷流程,這些變化正快速改變整個數位行銷的遊戲規則。

大規模實現超個人化行銷(Hyper-Personalization at Scale)

過去我們常說「個人化是行銷的未來」,但真正要做到其實難度不小。現在,Adobe 的 AI 代理讓「量身打造」變得簡單又可擴充。

這些代理可以根據用戶的年齡、興趣、來源平台等資訊,自動調整網站內容、推薦項目或推播訊息。例如:

  • 年輕族群從 TikTok 點進來,看到的是更潮、更視覺化的內容
  • 中年族群從 Google 搜尋來訪,則看到較完整、資訊導向的頁面

這種即時動態的個人化體驗,以前很難做得這麼精緻、更不可能大規模推廣,現在卻變成了常態。

效率大幅提升,節省大量人力與時間

AI 代理還能大幅簡化原本需要大量人力處理的重複工作,從資料整理、圖像製作,到內容版本生成通通搞定。

以往需要開發團隊寫程式、設計師花幾天出圖的流程,現在只要幾分鐘就能完成,讓行銷與創意團隊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上。

這不只是時間上的節省,更是一種工作方式的升級從「手動執行」進化到「策略思考 + AI 實作」

即時洞察,做出更快更準的決策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做對決策比什麼都重要。Adobe 的 AI 代理具備即時數據分析能力,讓決策者可以隨時掌握最新趨勢,快速調整策略。

特別是 Data Insights Agent,它能將複雜的大數據轉化成一目了然的洞察報告,即便不是數據分析專家,也能輕鬆讀懂、馬上應用。

這種資料民主化,讓更多團隊成員都能參與決策,整體行銷表現自然也會更靈活、更敏捷。

導入 Adobe AI 代理的挑戰與考量

雖然 Adobe 的 AI 代理潛力無窮,但企業在實際導入時,仍需要審慎思考幾個重要面向,才能真正發揮它們的價值,避免反而造成困擾。

資料隱私與安全問題

只要是處理顧客資料的 AI 系統,「隱私與安全」永遠是首要關切。企業必須確保使用 Adobe AI 代理時,符合各項資料保護法規(例如 GDPR),同時也要保護客戶的信任感。

有些用戶也對 Adobe AI 功能的預設行為提出疑慮,像是在 Adobe Acrobat 中會自動掃描文件內容的設定,就曾引起一些隱私爭議。

因此,企業在部署這些 AI 工具前,應該詳細檢查相關隱私設定,並加上適當的安全控管。

AI 生成內容的品質與限制

雖然 Adobe 的 AI 代理在內容產製方面表現不錯,但實際應用上,還是有使用者反映一些問題,尤其在專業用途上表現不盡理想。

例如,有人反映 Adobe 的圖像生成功能(Text to Image AI)有時會出現:

  • 「死魚眼」的角色臉孔
  • 手指數量錯誤(多出來或消失)
  • 身體結構扭曲、元素融合不自然

這些問題提醒我們,AI 目前仍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創意,最好還是將它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全權接管內容創作。

系統整合的複雜度

導入 Adobe AI 代理,也意味著要與原本的行銷系統或工作流程進行整合。如果公司使用的是老系統或複雜架構,在技術層面可能會遇到不少挑戰。

為了降低這方面的障礙,Adobe 與許多業界大廠建立了策略聯盟,例如 Acxiom、AWS、Genesys、IBM、Microsoft、SAP、ServiceNow、Workday 等。這些合作讓 Adobe 的 AI 解決方案更容易整合進主流業務系統,也幫助企業更順利落地實作。

Adobe AI 代理的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 Adobe 持續進化它的 AI 代理技術,未來幾年內勢必會出現更多嶄新的應用與變革。從學習能力到合作模式,整個 AI 代理生態系正進入下一個關鍵階段。

持續學習與不斷進化

研究顯示,最有效的 AI 代理,往往具備從成功與失敗經驗中持續學習的能力。Adobe 也有望進一步強化代理的自我優化機制,讓它們能根據真實世界的互動成效,不斷調整與提升表現。

這種做法與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原理相符——例如,有研究指出,透過這種學習方式,一個模型在多步驟推理任務中的零樣本(zero-shot)成功率,從 18.6% 提升到 81.7%,整整進步了 340%。

換句話說,未來的 AI 代理,可能會越用越聰明,越來越貼近品牌與用戶的實際需求。

更高的自主性與人機協作力

接下來,我們也會看到 AI 代理變得更「懂得與人合作」,不再只是被動執行命令,而是像創意夥伴一樣參與討論與共創。

研究界稱這種模式為「非線性協作(nonlinear collaboration)」。簡單來說,就是代理不再只是依照人類給的 A → B → C 流程照單全收,而是能主動提出想法、試驗不同方向,和人類一起反覆優化,直到找到最佳方案。

對創意與設計產業來說,這種 AI 協作夥伴的出現,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創作的方式。

應用範圍持續擴大

目前 Adobe AI 代理主要聚焦在行銷與顧客體驗領域,但未來也極可能拓展到企業的其他核心業務,例如:

  • 供應鏈優化
  • 財務分析與報表自動化
  • 人才招募與人力資源管理
  • 產品開發與創新設計
  • 知識管理與內部資訊搜尋

這樣的擴展,也呼應 Adobe 更宏大的願景——從創意工具供應商,轉型成為全方位的企業軟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結語

Adobe 推出 AI 代理,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場行銷與顧客體驗的全面革新。這些代理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能夠自主運作、彼此協作,協助企業以全新方式與顧客互動,打造真正個人化、即時又高效的體驗。

雖然這項技術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戰——像是內容品質的可控性、資料隱私的風險,以及整合既有系統的難度——但它所帶來的潛力同樣令人振奮。只要導入得當,企業可以預期在以下幾方面看到顯著成效:

  • 顧客參與度提升
  • 轉換率與營收成長
  • 行銷營運效率全面優化

不過,想真正發揮 AI 代理的威力,關鍵還是在於找到「人機協作」的最佳平衡點。成功的企業,不會單靠 AI 自動化一切,而是懂得讓 AI 負責重複與技術性任務,讓人類專注在創意與策略決策上。

總結來說,Adobe 的 AI 代理正引領企業走向下一波數位行銷浪潮——一個由智慧自動化與個人化體驗驅動的全新時代。